English

我国卫星通信事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99-05-3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林英 我有话说

5月30日,“中卫—1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升空一周年。“中卫—1号”是我国第一颗用长征火箭发射,并由我国自行经营管理的国外先进通信卫星。卫星通信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工业的整体水平,它的应用也代表着一个国家通信网的发展水平。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郝为民,请他介绍一年来“中卫—1号”通信卫星的运行情况和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

郝为民告诉记者,“中卫—1号”卫星是国家项目,它的发射成功对增强综合国力、推进我国卫星通信事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项目从筹建到组织实施,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得到了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及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项目合作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中卫—1号”卫星是1998年5月30日发射,6月16日成功定点在东经87.5度赤道上空,7月30日正式投入运营的。目前“中卫—1号”卫星的运行和经营状况良好,已售出51%以上的转发器容量。一年来,除了完成正常的电信公网通信业务以外,还完成了应急通信演练、1998年亚运会报道、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华、1999年两会报道等重大事件的临时通信任务,得到信息产业部和电信总局领导的赞扬和业内人士的认可。

郝为民接着回顾了我国通信卫星事业的发展状况。他说,我国发展国产通信卫星起步较早,但发展较慢。1984年4月8日,我国靠自己力量研制的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在1986年和1988年间又相继成功发射了3颗小容量的实用通信卫星。在美、法、德、加等国之后,跻身于少数几个能够发射自己研制的通信卫星的国家行列。但是后来的发展却遇到了种种困难,我国卫星通信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大。众多的国外卫星公司纷纷前来开拓中国巨大的卫星通信应用市场。到1998年“中卫—1号”卫星发射升空之前,中国的轨道空间资源段大量被境外公司占领,90个转发器中,外星的市场占有率为74%,所有新建立的系统都是外星。1997年我国发射的“东方红三号”卫星,主要用来代替使用年限到期的“中星五号”卫星。这颗卫星为提高我国通信卫星水平,保持国内市场已有的占有率作出了贡献。

1998年5月和7月,“中卫—1号”卫星和“鑫诺”卫星发射升空之后,情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郝为民总经理欣慰地说:“现在中国空间段的100个转发器中,中国卫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6.7%,外国卫星降到了43.3%。这两颗星的发射成功还为继续保留使用我国的卫星轨道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谈到我国卫星通信事业今后的发展时,郝为民指出,在中国基础电信、广播、因特网以及多媒体服务方面巨大市场前景的吸引下,近年来中国掀起了发射卫星的高潮。在经历了长期缺乏卫星空间段资源之后,目前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同样出现了卫星资源相对过剩问题。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美国有人口2.5亿,使用的空间资源容量为25千兆赫带宽,中国人口12.5亿,使用的空间资源容量仅3千兆赫带宽,是美国的八分之一,而中国电信网的容量已是美国的二分之一。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中国通信卫星产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应当抓住眼前市场相对饱和的机会,认真总结20年来我国发展卫星通信事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迎接卫星通信发展新浪潮的挑战,推动卫星通信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争取在这一领域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

郝为民认为,要保证通信卫星事业稳定快速发展,应解决好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一要解决好应用与科研开发的关系,要以保护应用为主。市场不能等,在自己研制遇到种种困难的时候,可以适当引进外国的产品为我所用,以保护国内的卫星通信产业市场。在此基础上加强自己的科研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第二是发挥多方面积极性,解决好政府宏观调控与企业更多参与的关系。以“中卫一1号”为例,国家决策,公司运作,“联合投资、有偿使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照章纳税”,为我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第三是做好卫星通信的应用推广工作,特别是在电视广播、因特网、农村通信、多媒体通信和宽带接入网、移动电话及移动数据等方面的应用推广工作。这些应用不但有很大的社会效益,还能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开发发展。第四是解决好近期应用与长远发展目标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进行当前工作的同时,要密切跟踪世界发展,做好规划,特别是空间轨道位置和频率的申报与使用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

当记者问到中卫公司今年的打算时,郝为民总经理说,我们要深入贯彻国家关于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大政方针,抓住国民经济信息化对卫星通信提出的新要求,确保“中卫—1号”卫星的正常运行;搞好对客户高质量的服务,努力开拓境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改进公司经营机制;培养、提高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发展我国卫星通信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